阳泉市郊区城周村:掀起环境变美“革命”
阳泉市郊区城周村:掀起环境变美“革命”

    菊花园小区围栏粉刷一新

    下烟村着力打造墙体文化

    下烟村着力打造墙体文化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曾是阳泉市郊区荫营镇部分城周村环境面貌的真实写照。

  如今,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开始变得井然有序;臭味扑鼻的垃圾池不见了,加盖的分类垃圾桶纷纷“上岗”;违建临建拆除,门口窄巷变“通途”……城市周边的许多村庄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增强了,而这正是得益于郊区正在火热掀起的一场让乡村变美的“革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行动。

  干群一心 合力推进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市委提出的‘五城联创、市县联动、全民参与、重点推进’创卫要求以及郊区创卫任务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我们从10月底开始进行为期6个月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行动。”郊区荫营镇党委书记黄瑞刚说,虽说已经立冬,可是大家的整治热情丝毫没有因为天气转冷而减弱。

  随着创卫工作的深入,改善城周村环境卫生面貌在10月正式提上日程。郊区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一把手”挂帅的整治工作指挥部,下设6个片区指挥部和5个整治专项组;实行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区直部门、单位、乡镇干部分片包保,实施网格化管理;对现有环境问题进行排摸,建立清晰的底账明细,明确”施工图”“路线图”,全方位、无死角推进环境整治工作。

  领导干部闯在前,广大群众也不落后。在区、乡镇、村三级的带动下,广大群众纷纷自发加入环境整治队伍中来,拿起扫把、扬起铁锹,加紧推进改户厕、修排污渠、残垣断壁清理修葺、广场游园净化美化……“干群齐动手,上下一股绳,如火如荼的劳动场面随处可见。”黄瑞刚说,每天的进展情况从汇总在他办公桌上的一摞简报就能看得出。

  黄瑞刚随手拿起一份第24期荫营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简报,简报上记录着11月12日当天的整治“战功”:荫营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五个片区派出366人,出动挖掘机、铲车、运输车等各类机械车辆50辆,清理积存垃圾、沿路杂物等1192吨,清理“四堆”25处,改户旱厕2个,拆除违建临建2处。

  因地制宜 源头治理

  为了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荫营镇把城周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重点放在因地制宜、抓源治本上。

  在城周村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初期,第一个“大动作”就是“清”和“拆”。“村民们房前屋后几十年的积存垃圾,小区楼道的废旧家具、杂物,背街小巷的‘四堆’,村域内的废品收购站点,杂乱的‘马路市场’等等,这些全部是清除的对象。”负责协调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日常工作的荫营镇镇长助理宋拉壮介绍,做好“拆”字文章更需要下功夫,拆除自建房、违建临建、地桩地锁需要做好群众劝导工作,拆除广告牌、废旧标牌、垃圾池等则需要科学的规划设计先行,拆后的配套设施建设。

  走进临街的后沟村,施工人员正在加紧建设排污沟渠,村支“两委”负责人在一旁和工人对接施工细节。“早在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之前,我们就按照郊区提出规划先行的要求,聘请了专业团队合理规划清出的区域,先规划再整治、边整治边完善规划,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无序整治和人、财、物的浪费。”后沟村村委会主任史双义指着村里的道路说,“原先这条路两侧堆满了杂物,只有不到三米宽,走人都窄,更不用说过车了。现在,路两旁堆放的杂物和临建清除了,不仅路宽了一倍,还配套建设了排污渠,路面污水横流的景象将彻底成为历史。”

  得知记者来采访,老虎沟村党总支书记余建军早早等在金地园小区,领着记者房前屋后地转悠,查看清理后的楼道、整齐的绿化带、规范的停车位。“看了现在的样子,你再想象一下之前的景象。”余建军先是卖了个关子,才掏出手机打开相册,向记者“揭秘”。“俺村城市户口和小城镇户口的人居多,基本分布在金地园小区、瑞林家园、瑞兴家园和老虎沟小区,虽说早就住上了楼房,可是很多人还是改不了在楼道里囤积杂物的习惯。我们率先发动党员,党员带头清理杂物、楼上楼下带动邻居,慢慢地大家都动了起来,现在谁家门口不整洁都羞得不能见人了。”余建军说。

  十里八村,各村问题不一,整治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让群众在较短时间内感受到环境面貌的明显变化是我们共同的宗旨,但具体的办法措施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有的村集中在住宅小区,我们就要侧重于整治楼道、施划车位、清理违建;有的村依山而建,我们就保留原有风貌,侧重于清理‘四堆’和河道垃圾、铺设污水管网、推进户旱厕改造等。”荫营镇工作人员苗志勇介绍,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中,不少村还就地取材发挥本村工匠的技能和经验,既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节省了成本、美化了环境。

  长效机制 长久受益

  城周村的环境要时时美、处处美,就离不开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推动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化、常态化、精细化,美丽才会长存。

  曾经的荫营西大街,早晚的“马路市场”可谓乱象丛生:清晨流动的早餐摊点随处可见,傍晚农家蔬菜的临时贩售点更是久久不能散去,人们随手扔在地上的包装袋、烂菜叶等让环卫工人工作量激增。

  为此,荫营镇下大力气清理占道经营,加强对农贸市场、便民市场、早市夜市、流动摊点的规范管理。“我们坚持疏堵结合,加大便民市场建设和取缔‘马路市场’并举,要求所有临时摊点全部进入荫营便民综合市场,便于长效规范管理。”苗志勇一边介绍,一边带领记者走进便民综合市场。市场内近200个摊位规范有序,摊位统一更新了门头招牌、柜台,配备了垃圾桶,几名市场监督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对市场进行不间断巡查管理。

  “以前就是在马路边的菜摊买菜,到了买菜高峰期,地面尽是菜叶子、烂水果、纸箱子等各种垃圾,连个下脚地儿都没有,又湿又滑。现在没有乱摆摊的了,还施划了停车位。市场内摊位规范有序,地面也干净了,隔几步就有一个垃圾桶。环境好了,我们老百姓花钱也舒服,大家都说好。”正在市场采买的顾客周大爷说。

    环境美不美,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来到距离荫营镇中心稍远的下烟村,人们对农村的认识会刷新:巷道里的煤堆、垃圾堆、杂物堆消失了;主干道上每隔一段就摆放着一套规范的垃圾分类回收桶;沿路上一面面内涵丰富、生动形象的彩绘墙,让群众随时接受文化的熏陶……

    “我们村环境卫生整治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保持村落的本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见缝插针式的整治改造。户旱厕改造、污水管网改造从根本上杜绝了污水横流的现象;‘会说话的墙’生动地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明约‘三字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环境的熏陶下,俺村家家争当环境卫生整治先进户,现在村里街巷、院落干净整洁,充满生机。”下烟村党总支书记李秀莲介绍。

    “走,带你看看我们村今年评选出来的‘最美庭院’!”推开院门,村民李春花正拿着扫帚打扫自家的院子。她家的院子古朴整洁,每个房间都窗明几净,房前栽种的月季花迎风摇曳、明艳动人。“村里已经连续几年评选‘最美庭院’,今年评上的一共有5户,俺家就是其中之一。”李春花说,她家以此为荣,全家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热情很高,左邻右舍的村民在他们的影响下,都从保护自家周围环境做起,主动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村里还涌现出不少像梁占武、梁昧祥一样义务承担村民活动广场、主干道路保洁的志愿者,保护村庄环境已然成了全村的共识。

    “良好的环境不仅仅靠集中整治,更要注重长效管护。”宋拉壮说,荫营镇把城周村的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与美丽乡村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不断完善组织保障机制、整体联动机制、督导考核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走出“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确保农村常洁常新、百姓长期受益。

[编辑:岳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