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郊区 读历史 看非遗——藏于深山的“晋东小延安”“走进荫营镇辛庄村”
游郊区 读历史 看非遗——藏于深山的“晋东小延安”“走进荫营镇辛庄村”

早秋的荫营镇辛庄村,一抹抹绿意掩映着村中古院,在蓝天白云下散发着浓浓的古村韵味。这个依偎在温河河畔、山色迷人的小村,流传着许多抗战时期的红色故事,被人们称为“晋东小延安”。

我们一起走过吊桥,在温河边小憩,聆听“石鱼文印”的传说;漫步青石古街,合抱千年古槐,寻找古驿道的繁盛密码;钻抗战地道、访抗战遗址、瞻仰无名烈士墓,追忆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漫步在辛庄村的青石古街,游客仿佛能一下子穿越到过去,车水马龙的景象就在眼前。据村民介绍,村子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宋年间,村西的一棵千年古槐就是印证。

站在古槐下仰望,古树郁郁葱葱。树下的古树保护标志上标明这株槐树经鉴定有1200余年树龄,系国家一级古树。这棵树高约20米,需3人才能合抱。千年古槐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生命力旺盛。村里人相信,这样的老树历经岁月洗礼,已有了灵气,不少人逢时节会在树下祈愿身体健康、子孙繁盛。

告别了古槐向村西走,不远处就是骆驼场。“明清时期,辛庄曾是古驿道。繁盛时期,全村开着多家商铺,街市非常繁华。”辛庄村老党员任慧源介绍。当时,往来客商的交通工具大多是骆驼,这个骆驼场就是客商旅途中骆驼的“补给站”。

村中,数座古院隐匿在小巷中。庆余堂、慕竹堂、福兴号、德兴诚……木制门楼、砖雕,院中有院、门中有门。置身其中,观望雕花斗拱、彩绘花纹,人们不禁感叹“时间融入了建筑,岁月沉淀了文化”。

街巷旁,成片的松柏、杨柳汇成一片绿海,阳光透过绿叶洒下来,为古村增添了几分生机。踏着乡间小路来到一座吊桥,扶着锈迹斑斑的桥栏杆、踩着晃晃悠悠的木板桥身,害怕中带着一丝新奇。穿过吊桥,再走一段山路便到了温河边。

温河的激流拍打着岸边的岩石,发出“哗哗哗”的声响。岸边,一块巨型石头引人注目。传说,这块石头是天兵天将幻化而成,带着印章来降服当地制造旱灾的旱龙。由于有人看到石鱼在水中游动而说破天机,因此石鱼当即停下再也不能游动,成为“石鱼文印”景观。

一些游客是冲着村中的自然风光而来的,还有一些游客则是冲着“晋东小延安”的名气专程来追忆历史的。

抗日战争时期,辛庄村是重要的抗日根据地,村民积极参与抗战。这里曾是晋察冀边区第二专区平定(路北)县一区、一区区公所和五区区公所暂住地、四区区公所常住地,还是平定(路北)县抗日政府首任县长刘鸿达的故乡。

“这是刘鸿达故居。1937年11月平定(路北)县抗日政府成立,刘鸿达就是第一任县长,后来他又担任盂县抗日政府县长。”任慧源在一处院落前停下脚步,给游客讲起了当年的故事。

刘鸿达原名刘明臣,生于1910年,1924年毕业于平定县国民第四高级小学校,后考入太原国民师范。1937年4月,他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省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成了平定(路北)县抗日政府首任县长,带领群众抗日救国。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子窦春芳、侄子徐广先也扛起了抗日的旗帜,教人们唱抗日爱国歌曲、带领群众运送公粮、掩护地下党组织,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刘鸿达故居不远处是抗日救亡室旧址。1940年,辛庄村在此成立了抗日救国会。该组织带领村民积极开展运送公粮、救护伤员、掩护抗日志士等工作。据目前发现的抗日救国会登记册统计,当年辛庄村有198户1200余人参加了抗日救国会。这也是辛庄村被称为“晋东小延安”的原因之一。

辛庄村还有一位抗日英雄的故事为人传颂,他就是岳勇。平定(路北)县抗日政府四区区公所旧址里有岳勇办公的一间窑洞,现在被布置成了一座小型事迹展览室,墙上的展板是岳勇的成长经历和抗日事迹。1941年,岳勇同志面对抗战的严峻形势,主动要求由一区调往四区任区长。当年日伪军包围了辛庄村,他为了不连累村里的老百姓,毅然决定撤走。虽说进行了乔装打扮但在村北小槐树梁附近还是被敌人认出,岳勇不幸被捕。经受了连续数十天的威逼利诱与严刑拷打,岳勇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信仰和民族大义,誓死不向日伪军低头,最后被气急败坏的敌人用七寸大铁钉钉到门板上,壮烈牺牲了。

在“晋东小延安”,红色故事还有很多。随着岁月流转,它们深刻烙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耐人寻味的古村韵味、扣人心弦的红色故事……辛庄村就静静地在这里等你来品味它的美。

[编辑:岳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