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颜面”靓起来 村民生活美起来
村子“颜面”靓起来 村民生活美起来

一条条水泥路干净平坦、直通农家,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舒适温馨,一面面文化墙寓意生动、创意十足,一个个文化广场宽敞平整、热闹非凡……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让人心旷神怡。眼下,在平定县的各个村庄,这样的场景很多。

近年来,平定县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在“一拆三清一改”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拆违治乱和卫生乡村创建“五大专项行动”,让乡村“颜面”靓起来,村民生活美起来。

东回镇瓦岭村——“美颜”有攻略 古村皆美景

苍翠古柏、石屋古建、特色文化墙……漫步在瓦岭村,人们仿佛走进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现在村子美得像花园,有广场、有公共浴室、有自然景点、有抗战纪念馆……春夏季节常有外地人来村里转悠。”瓦岭村村民李明华说,“冬天用上了电暖气,臭气熏天的旱厕改成了卫生厕所,大伙儿也越来越爱干净了。”

近年来,瓦岭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按照“河净、水净、路绿”的总体要求,确定了整治方案,采取强有力措施,清理和整治村里的重点地段,村庄变得干净整洁起来。全村硬化街巷3.6公里,安装了上百盏太阳能路灯和声控路灯。村里新建卫生厕所3座、水窖13个,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多项工程的实施,让瓦岭村的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

“这个广场原先是村里最脏乱的地方。以前是土场地,附近的村民将煤炭、垃圾和废弃物堆在这里,秋天收获的玉米也囤在这里。”村党支部书记穆晓华指着村委会办公室前的广场说,“村里动员村民将煤炭、玉米等收回院子里,清理了积存的垃圾,平整场地后建起了活动广场。夏天的晚上,不少村民在这里跳广场舞、乘凉。”

绿化是瓦岭村环境整治的亮点之一。近年来,瓦岭村在主街道、学校周边栽植了1000余株侧柏,绿化荒山、荒坡1500余亩,栽植1100亩核桃树。村里还安排专人管护树木,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苹果树、桃树、梨树等。

瓦岭村建设了化粪池和垃圾池,购买了吸粪车、垃圾桶,建起了公共浴室,安排清洁人员及时清理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干净。

环境明显改善后,村民打扫卫生的积极性逐渐增强,他们自觉清理了堆积多年的散煤、杂物等,形成了爱护村庄环境的好习惯。村民董丑祥是村里的保洁员,他负责打扫主要街巷。“以前街巷的垃圾不少,现在每天清扫最多的是细土和树叶。”董丑祥说,“村里环境好了,大伙儿都高兴。”

娘子关镇磨河滩村——基础设施大提升 村庄环境大变样

2020年,对于平定县娘子关镇磨河滩村村民来说,是村里变化很大的一年。村里重新硬化了街巷,重新铺设了自来水和污水管网,房前屋后的旱厕改成了水冲厕所,基础设施的大提升,不仅让村里的环境大变样,村民的生活也因此有了变化。

磨河滩村离娘子关景区不远,娘子关火车站设在这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成为磨河滩村发展旅游服务业的优势。多年来,不少村民利用自家民居开设民宿、饭店等。

磨河滩村人多地少,不少村民的院子不大。长期以来,家家户户在院外建起了厕所和简易房,街巷变得狭窄,最窄的路段只能通过一辆轿车。随着娘子关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磨河滩村基础设施薄弱这一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就拿厕所来说,村里的不少旅店、民宿只有旱厕。旱厕建在院外,对于住宿的客人来说十分不方便。”磨河滩村党支部书记段海平说。开设民宿饭店的村民李有兰深有体会:“游客前来住宿,大多要求屋内有厕所,至少院内有厕所。有些游客看到住宿条件不好就离开了。”

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让磨河滩村的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变,村民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明显改观。2019年,村里实施“煤改电”工程,当年冬天村民用上了电暖气,家家户户门前的煤堆就没用了。去年,村里组织人员把街巷内的旱厕和“四堆八乱”拆除、清理,并在村民院里建设了水冲厕所。厕所从院外挪到院内,改掉的是旧习惯,换来的是新生活。

如今,磨河滩村的自来水、污水管网全部铺设完成,旱厕改造和主要街道硬化基本完成,还建设了1座水冲公厕。村里环境好了,村民的生活也更方便了。趁着村里的改造工程,李有兰改造了自家的房子。“现在家里的客房带有卫生间,院里还安装了水冲式公共厕所。我家的民宿也升级了。”李有兰说,“村里环境变好了,大伙儿的心情也好了。”

张庄镇西城村——旱厕变水厕 “改”出新生活

“以前冬天上厕所可冷了,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不冷还干净!”平定县张庄镇西城村村民王书举说。王书举家是西城村最早实施煤改气、旱厕改水厕的人家。如今,享受到改气、改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王书举觉得当初自己的决定太明智了。

近年来,西城村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河道清理,改气、改厕,治污、治脏、治乱,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形成了“一清两改三治四化”的环境整治“西城模式”。在“西城模式”的持续推进中,西城村村容村貌越来越美,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去年,西城村又获得了“阳泉市十佳美丽乡村”称号。

看着村里近几年的变化,西城村村民打心眼儿里高兴。村民耿千鱼说:“这几年,村里的环境变化真不小。路宽了,村子干净了,关键是生活条件更好了。过去做饭取暖得和泥打炭,现在用上了煤气,方便又干净。以前厕所是旱厕,冬天四面钻风,夏天气味呛人,现在村里是水冲厕所,卫生又好用。”

如今,问起西城人村里有啥变化,大伙儿不由得谈到“厕所”的改变。“2019年,村里完成了旱厕改造,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现在,村民家有了和城里一样的卫生间,装着坐便器、洗漱台,有些还安装了淋浴。”西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学钰说。

改厕前,西城村的153户人家有旱厕130多个,村里没有污水管网,也没有污水收集池,道路上时常是污水横流。2018年,借着村里“煤改气”的契机,西城村村支“两委”研究决定,在村里同步推进旱厕改水厕工程。“‘改气’、旱厕改造工程,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必须得把眼光放长远,尽量考虑得周全些。”王学钰说。

于是,西城村推行粪水、污水、天水“三水分离”改造,改厕、改污同步进行。在推进“三水分离”改造的过程中,村里充分考虑村民居住位置、经济实力等因素,合理规划,在村民院外的空地上修建了3立方米到30立方米容积大小不等的封闭式污水池和粪水池。“这些污水池和粪水池,有的人家自用一个,有的两三户人家共用一个,还有的十多户人家共用一个,目的是尽可能地最大化利用资源。”王学钰说。

2018年,西城村陆续修起100多个封闭式污水池、80多个封闭式粪水池,完成旱厕改水厕110个。2019年,西城村旱厕改水厕工作全部完成。去年,村里又在村广场附近修建了一个公共卫生间,方便村民。

如今,西城村的厕所再也不会“冬天四处漏风,夏天臭气熏天”,成为名副其实的“卫生间”。(苏建平 延维琴)

[编辑:岳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