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文旅:面塑作品闯市场 市场带动传非遗
阳泉文旅:面塑作品闯市场 市场带动传非遗

非遗传承人档案:杨林先,1951年生,阳泉市郊区河底镇苏家泉村人,市级非遗项目“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她的面塑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十分精巧,深受人们喜爱。在杨林先的影响下,她的子女纷纷加入“面塑传承大军”,苏家泉村“面塑家族”的品牌也渐渐叫响。创作面塑作品闯市场,再依托市场创新性传承非遗,已成为杨林先一家传承非遗的鲜明特点。

“建军,前两天有人预订的面塑花馍已经做好了,你尽快给人家送过去。”3月10日一大早,在自家的面塑工作室,杨林先一边为顾客仔细打包刚刚做好的面塑花馍,一边催促儿子送货。这样的场景,在杨林先的面塑工作室很常见。

在阳泉郊区,说起市级非遗项目“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杨林先,许多人并不陌生。他们中的不少人购买过杨林先制作的面塑。起初,在河底镇苏家泉村谁家要办红白事儿,就会找村里的“巧媳妇”杨林先求购一套精致的面塑花馍,杨林先只是把面塑当做一门糊口的手艺。渐渐地,杨林先发觉“创作面塑作品闯市场,再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传承非遗”是个不错的模式。于是,她带领大女儿闫彩红、二女儿闫瑞红和儿子闫建军纷纷加入“面塑传承大军”,成立面塑工作室,走上市场化发展道路。苏家泉村“面塑家族”的品牌渐渐叫响。

在杨林先的面塑工作室,大大小小的面塑作品摆放在显眼处,有十二生肖、飞禽走兽、古代仕女、戏曲人物等,最大的作品几十厘米高,最小的作品仅二三厘米高。“印象中,村里老一辈的妇女大多会制作面塑,逢年过节好多村里的‘巧媳妇’就会围坐在一起捏面塑、唠家常。我捏面塑也是母亲‘领进门’的。”杨林先一边揉面一边讲起自己和面塑结缘的故事,“我还没出嫁时就开始做面塑了,一晃已经50多年了。”

从起初粗线条的面塑作品到如今精细的面塑作品,半个多世纪的积淀,杨林先的面塑技艺越发精湛。提起自己琢磨半生的面塑技艺,杨林先有好多话:“原先,村里的面塑花样也就二三十种,不是十二生肖,就是花花草草,面塑艺人大多是学着前人的经验在做。刚开始,我也就会那些花样。慢慢地,手上功夫有些长进,加上我又爱琢磨,就想着做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接触面塑五六年后,杨林先开始尝试新题材、新花样。神话人物、戏曲人物、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人物等成了她创作的素材。

创作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杨林先制作面塑的材料也在“更新换代”。“和面是面塑的关键步骤。我们一般用面粉加比例适当的水、碱面、盐等,和成表面光滑的面团后,再加入颜料做成颜色各异的面团。”说着,杨林先拿出两个不同的面塑作品,一个开裂褪色,另一个却光洁如新。“我手中的这两个作品,其实是同一天制作的。这个开裂褪色的,用的是古法配比的面团;另一个久不变色的,用的是我们新研制的加入了甘油、防腐剂等的面团。别看只是个小小的改良,这可解决了古法配比的面团易褪色、开裂、受潮的问题。”杨林先介绍,“改良面团配方后,我们的面塑作品更受市场欢迎了。这为俺们工作室招来了很多‘回头客’呢。”

和好面团,揉、捻、搓、压、掐、捏等每个环节都靠一双巧手,剪刀、针锥、竹签、梳子等几样简单的工具只是辅助。手随心动、心手合一,活灵活现的人物面塑、动物面塑就完成了。杨林先顺手拿起一个刚做好的面塑说:“这个作品叫《八仙过海》。要想做好它,必须抓住每个人物的特点,比如蓝采和的花篮、张果老的毛驴、铁拐李的葫芦等,把这些细节表现好了,做出来的人物就很有神韵。”

面塑作品闯市场,还离不开大胆创新。除了传承传统面塑技法,杨林先还鼓励新一代的面塑传承人多学习黏土、软陶彩塑的技法,在传承古法的同时跟上时代的脚步。近几年,杨林先的儿女闫彩红、闫瑞红、闫建军等年轻的面塑传承人多次自费外出学习,尝试为传统面塑融入新的元素。“母亲不光把我们‘领进门’,她对传承面塑也有长远的考虑。她经常鼓励我们多走出去开开眼界,推动面塑与时下流行的彩塑融会贯通、共同发展。前不久,我还去成都进修了一段时间。几十个省市的面塑、软陶彩塑艺术家、爱好者齐聚一堂,大家相互交流学习,我收获很大。”闫彩红说。

杨林先一家笃信“市场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的道理。下一步,他们计划在我市的一些景区、商业街区开设面塑工艺品销售点,加大非遗宣传推广力度。“传承面塑任重道远,不仅老一辈的东西不能丢,而且要想方设法适应当代文化市场。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做好面塑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让这门老手艺焕发新魅力。”杨林先说。 (郭鑫璐)

 

[编辑:郭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