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记者三晋行——魅力阳泉”专题采访活动落下帷幕
“台湾记者三晋行——魅力阳泉”专题采访活动落下帷幕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王茜)金秋十月,景色宜人。10月22日,由山西省台办主办的“台湾记者三晋行——魅力阳泉”专题采访活动落下了帷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两岸关系》杂志社、华夏经纬网、台湾东森亚洲台、台湾《联合报》、《台湾好报》、《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新闻网等来自10家海峡两岸主流媒体的12名资深记者参加了活动。

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人民城市,地处晋冀咽喉,有“三晋门户”之称。阳泉矿产资源丰富,尤其以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的无烟煤著称于世,被誉为“煤铁之乡”;阳泉文化悠久,曾有“文献之邦”美称,境内有春秋时期赵氏孤儿藏身之处藏山,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主战场狮脑山,“忠义文化”“关隘文化”在此地交相辉映;阳泉人杰地灵,近代著名作家石评梅、高长虹等文化名人曾叱咤风云,当代又孕育出中科院院士张沛霖、百度总裁李彦宏、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等一批精英翘楚;阳泉宜居宜业,北方地区最大的岩溶泉娘子关泉流淌与此……近年来阳泉市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并成功入选国家卫生城市名单。

本次活动共持续三天,采访团先后参访了阳泉市博物馆、阳泉市规划展览馆、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平定县娘子关景区、盂县藏山景区、盂县永恒工艺厂及盂县元吉老醋坊等。每到一处,他们都与各单位、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对阳泉市的人文历史、城市规划、地域特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从不同角度采访报道阳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全方位展现阳泉市的发展活力、历史张力、文化魅力。

记者团在阳泉市博物馆内参观

阳泉市博物馆位于城市中心,是记者团一行到达的首站。馆内展出的瓷器、书画、铜器、钱币等文物,使记者们看到了阳泉在古代历史中的成就与辉煌;正太铁路修建、保矿运动等重要历史资料的展现,使记者们了解到了阳泉在实业救国、抗敌御辱方面的光辉历史;佛教造像、原始砂器及煤炭工艺品等实物展示,使记者们感受了阳泉的特色地方文化。馆内现有文物28861件,它们作为最直观的载体,让记者团一览阳泉历史。

右一为台湾东森亚洲台制作人张先鹏

阳泉市规划展览馆利用文字、图片、模型等多种形式,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对阳泉市的县区分布、城乡规划进行了基础的解析,也勾勒出阳泉市的发展成就和宏伟蓝图。台湾东森亚洲台制作人张先鹏曾于十年前到访过阳泉市,他表示:“十年前的阳泉跟现在差别真的特别大,河川的整治、城市的建设带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看到了阳泉市对未来的规划之后,我感觉到阳泉市本身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作为基础,在加上他们兼具了在新时代创新的思维,定会在城市发展的快车道上飞速前进!”

右一为《两岸关系》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张慧群

10月21日,采访团来到了“天下第九关”——娘子关。关城前,记者们看到脚下的石头已经被历史打磨得没有了棱角,甚至有的石头已被来往的马车踏出了一尺深的马蹄印;关城背后,记者们扶着栏杆相继爬上几乎为90度的台阶,登上了这段保存完好的明长城。《两岸关系》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张慧群对本网记者说,之前只是听说过娘子关,但并不知道是在阳泉市境内,而这次踏入娘子关,倾听到平阳公主的故事,也让她对娘子关和其所在的阳泉这座城市有了更加具象的认识,她幽默地说道:“娘子关不止是世界的,原来它还是阳泉的!”

左二为娘子关村村长杨文保

右一为《台湾好报》川渝中心主任颜冠得

除了“金戈铁马”,娘子关还有“柔情似水”的一面。初秋时节落叶开始飘零,而在娘子关村,家家户户门前流淌的小河里,水草依然翠绿可人。一所名为“水上人家”的老院吸引了记者们驻足停留。老树下,娘子关村村长杨文保说:“在娘子关境内,有32处泉眼。这里的泉水还有个特点,夏天的时候这泉水是天然冰箱,我们用它来冰镇饮料;到了寒冬,这里的水温会保持在18度,我们把手伸进水里它还是热乎的。”《台湾好报》川渝中心主任颜冠得说:“作为一名记者,我很荣幸能够触摸到明代的城楼和长城,近距离接触到娘子关村民最原始的生活方式,真的太兴奋了,感觉还有太多的故事没能有时间一一去了解。感谢山西省台办能够组织这样的活动,希望今后还可以有机会来到娘子关,来到山西,继续挖掘当地的故事,将它们传播得更远。”

记者团在阳泉市博物馆内参观

据悉,“台湾记者三晋行”专题采访活动自2000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21届,由山西省台办举办。活动旨在宣传山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人文历史,介绍山西的经济发展成就,并对促进晋台两地媒体的新闻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编辑:王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