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记忆向未来

2019
10-12
18:57
编辑: 王炫
责任编辑: 尹宝华
来源: 黄河新闻网阳泉频道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 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不长,地方电视台发展起步更晚。然而,我却有幸成为了我国地方电视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我是1987年底调入阳泉电视台工作的,一直工作到1999年,其间担任台主要领导达10年之久。12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稍纵即逝的浪花,然而对于我,却是将12个青春年华交付给我国地方电视事业并为之奋力拼搏的12年,是通过“信号”为千家万户送去欢乐的12年,是和阳泉首批电视人实现地方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梦想的12年,因而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美好时期之一。  这一时期,融入了我所有的酸甜苦辣,写进了我所有的喜怒悲愁。1987年7月1日,就在我市河边街曾哺育过无数太阳骄子的阳泉煤专教师宿舍院,阳泉电视台这个阳泉新闻行里的“小弟弟”,在千呼百唤、众望所归中,像一只半熟的苹果掉了下来。六七个人,“两三条枪”,是当初的真实写照。简陋的设备设施,一周一次的播出,的确让人感到寒酸,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折射出了阳泉电视事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  当中国改革开放的脉搏随着历史的时钟强劲跳动,世纪伟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时候,东方风来春满楼,阳泉电视台沐浴春风,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进入90年代后出现的设备短缺和老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我和阳泉电视人把更新设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作为当务之急,把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当作重中之重,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坚定誓言!  当市政府批准的200万元贷款和自筹的近百万元资金摆在我们面前时,着实让阳泉电视人高兴了好一阵子——这可是阳泉电视台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设备投资啊!我们深知,这样的一次性集中投入是多么不易,一定得把一分钱掰成八瓣花!经专家多次论证后,本着“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原则,购置各种设备74台套120多件,初步形成了比较配套的导、编、制作、播出系统,一下子与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设备和节目制作要求接轨,为节目上水平、服务上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或许人们不会忘记1993年以前的阳泉历届春节文艺晚会。只要看到那些平面画面堆砌的片头,甭猜,那肯定是自制的;而看到那些清晰活泼、可视性强的片头,那一定就是千里迢迢赶到中央电视台特技机房特别制作的。也就是在转眼之间,阳泉电视台告别了这段历史。以1993年春节文艺晚会《金鼓催春》为转折点,我们应用了三维特技等设备,仅用二十几个小时,就自己制出了每台晚会那色彩斑斓、可视性强的片头。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1993年后,阳泉电视台在省台和中央台播出的千余条新闻、几十部专题、多部电视剧,以及在美国斯克拉电视台播出的10部专题片,每个镜头都有这些设备的功劳。阳泉电视台,每年都要专门切出大块广告收入,投入到设备更新和设备增加中来,以形成良好循环。2007年,阳泉电视台投资购置了现代电视中最高水平的一代编辑系统——非线性脱机编。从这个名字中我们不难想象,它没有线路连接,也无需设备的排列,但能融特技、字幕、动画、制作于一体。它的应用使阳泉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质量和工作条件又上了一个台阶,继续在全省地市台技术设备水平上领先。  现代化的设备,需要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来驾驭。人,不仅是设备的主人,也是一切工作的核心。阳泉电视台对提高队伍素质,常流水,不断线,一以贯之。编采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徜徉在《电视好新闻选》、《社教节目选》、《电视制作大全》、《电视研究》、《广播电视技术》等众多书籍杂志、影视资料组成的知识海洋里,汲取养分。我们邀请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的专家进来,培训队伍;送业务骨干到专业院校和上级业务部门学习深造;让编采人员到省台“跟班作业”,并且尽量创造条件,让各类专业人员参加相关的专业研讨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我们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信函、电话、座谈等不同形式,征求各界观众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新闻采编和节目制作水平。我们自加压力,以不是直播的“直播”锻炼队伍。1992年7月,在无微波传输条件的情况下,以录与播仅距半小时的时间差,原汁原味地“直播”了阳泉市首届卡拉OK电视大奖赛的3场复赛和1场决赛。之后又以这种形式,“直播”了1993年春节文艺晚会和阳泉市第二届卡拉OK电视大奖赛实况,提高了现场记者的构图能力、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切换台的调控能力,为之后的各种大型活动现场直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行行脚印,昭示着阳泉电视人的品格;一串串硕果,展示了阳泉电视人的风采。  以反映阳泉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主旋律的新闻专题,一年一个新台阶。《阳泉新闻》在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我们充分利用山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加大阳泉对外宣传的力度。从而为阳泉的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艰苦努力,在省台播出阳泉新闻数1994年一跃飚升到444条,1995年又达到560多条,1996年10部优秀的专题片一举冲出娘子关越过太平洋,在美国的斯拉克电视台播出,冲出娘子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梦想成为现实。阳泉电视台被阳泉市委授予“通讯报道先进集体”、“宣传思想战线先进集体”,连续八年捧回了山西省广播电视厅“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的奖杯奖旗。  以活跃人民文化生活,推进两个文明建设进程为宗旨的春节文艺晚会,一年一个特色。从筹建时直称的《春节晚会》到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走向春天》,从聘请人编导的《奋进90》到自编自导自演的《金鼓催春》、《为了明天》、《春潮颂》、《春之歌》、《阳泉之春》、《走进新时代》,连续12年以整体水平较高、特色鲜明、时代气息浓郁,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和山西电视台的荧屏,连续在全省电视文艺、专业技术评奖中获得一等奖。这在全省电视台中尚属首例。为此,市委、市政府特别为阳泉电视台颁发了“特殊贡献奖”。  反映历史风云,表现现实生活的电视剧,以《野菊花》为标志,由投资助拍转向投入主创人员、以己为主拍摄,自拍电视剧2部4集。1995年4月25日,山西电视台播出了由阳泉市德荣经贸有限公司独家赞助,阳泉电视台单独完成,反映阳泉交警工作生活的纪实题材电视剧《红绿灯下的警官》,一炮打响。先后获得华北地区第八届电视艺术“舞龙奖《宏宇杯》”单本剧三等奖、山西省首届技术质量评比二等奖和山西省第三届电视艺术评比单本剧二等奖。同年完成的又一部上下集电视剧《社火》,不仅在山西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播出,而且获得山西省第四届电视艺术评比单本剧一等奖和华北地区舞龙杯电视剧评比二等奖,还被市委宣传部确定为“五个一工程”。电视专题片《太行留下的》被评为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一个数字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脚印就是一曲献给时代的赞歌。故事中有阳泉电视人敬业爱岗的精神,赞歌里有阳泉电视人勇创一流的品格。“五八工程”,是1996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阳泉电视台不仅在《阳泉新闻》中开辟全年固定栏目《来自“五八工程”的报道》和《星光谱》,还在《今晚五分钟》和《发生在你身边》栏目中,运用不同形式,各有侧重地报道“五八工程”进展情况,以全年播出新闻477条、专题栏目30期,推动了“五八工程”的胜利实现。  如果说阳泉人百日修通平定路、赛鱼路,是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的话,那么,阳泉电视台的“两路”报道就是前所未有的壮举。从“两路”建设动员到通车庆功,阳泉电视台台长、记者、编辑一齐上,新闻、专题、直播一齐上,每天平均报道两条多新闻,每四五天播出一部(个)专题栏(节)目,在全市“两路”报道的大合唱中以声像并茂独领风骚。  困难,是意志的试金石。1995年9月3日,为了圆满完成《阳泉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万人系列活动》的现场直播,阳泉电视台台领导、采、编、摄、录、技术、播出等各类人员30余人,开赴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旧址——狮脑山。淅沥的雨,嗖嗖的风,泥泞的山路,难眠的地床,伴随他们度过了3天3夜。在接到改变地点的消息后,我们又冒雨连续作战16个小时,在新地点阳泉体育馆顺利完成现场直播,创下了建台史上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短时间内实现现场直播的记录。  当太阳悄悄收走余光,将夜幕推到大地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伏案加班赶写稿件的采编人员的身影,看到机房因编导们赶制节目而射出的灯光,看到台长们台灯下严肃认真的神情,还有那些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为了制作高质量的节目,为了让观众看到高质量的节目,技术、发射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样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的精神同样感人。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可收获中又含有多少艰辛?全身投入,上班有点,下班无点,没有时间顾家,甚至病了,也不能安心治疗,我和同志们曾创造了4天4夜加班不合眼的最高纪录……。电视人用汗水与辛勤换来的除了党和政府给予的荣誉外,更有山城老百姓的厚爱,专题栏目《今晚五分钟》、《人物写真》、《文化广角》及上百部专题片已深深留在了阳泉人的心中。这些鲜活的栏目,宣传了党的政策,更为阳泉的老百姓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以至于大量的群众遇到种种困难时,常常想起到电视台找领导、找记者。一个个饱蘸真情的电话,一封封充满信任的来函,消除了紧张工作带来的劳累,留下了永远的安慰。  每年的春节文艺晚会直播前后,是阳泉电视台最紧张的时期。寒冬腊月,冰天雪地,装台置景,不分昼夜,一干就是半月四十天。当人们已经沉浸在过节的繁忙购物、扫家之中时,我们还在为晚会的协调、置景、直播而奔忙。是除夕的鞭炮声把那些疲惫的身躯送回家中的,然而映入眼帘的家,又常常是一切如旧。如果有人这时问上一句:“你现在最想干的事是什么?”我们都会说:“睡觉。”  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王克恭同志在阳泉市春节文艺晚会总结表彰会上说:“阳泉市春节文艺晚会从1986年开始至今整整搞了12年了,从起步、发展到今天,一年一个台阶,一年比一年办得好,不仅活跃了全市人民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推进了我市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在我市搞大型电视春节文艺晚会,条件极不具备,无演播室,同时资金少,各类设备不具备,节目源相对薄弱,就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应该特别指出承办12年春节文艺晚会的阳泉电视台,是他们自加压力,团结拼搏,迎难而上,使我们的晚会获得了成功,不仅使阳泉人得到振奋、鼓舞,同时让阳泉走出娘子关,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扩大了阳泉的知名度。”  回顾从事电视宣传工作的十几年,我们国家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也对我个人及阳泉电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绩、困难、问题,辉煌、困惑、努力,实践、探索、发展,岁月构成了它成长的布景,时代铸就了它坚强的品格,生活孕育了它不断的成熟。12年间,阳泉电视台由当初的7名工作人员、3台设备,发展到具有100名工作人员、1235万元固定资产,具有综合节目制作和现场直播能力的全省地市电视台中的佼佼者。节目年制作能力由9小时提高到900小时,其中自制节目达到700小时,一周播出时间也由开播初期的3小时增加到90小时以上,其中自办节目超过60小时。播出节目不仅有了量的飞跃,更有质的突变。不仅有《发生在你身边》、《文化圈》、《今晚五分钟》、《黄金30’》、《文化广角》等一批观众喜闻乐见的栏目,而且有近百余条新闻、32部专题、9部31集电视剧、11台文艺晚会在全省评奖中获奖。其中《青青校园》、《沙江春潮》、《百团大战》、《红绿灯下的警官》、《酒友》、《社火》等节目还在华北地区以及全国获奖。  电视是光与影的艺术。斑斑驳驳的光影构筑着荧屏上每个精彩的瞬间,也如实地记录了我生活中的每个日出日落。我被评为“山西省十佳电视艺术家”、“山西省赵雪芳式的优秀知识分子”、“阳泉市优秀共产党员”、“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电视,以她特有的形式记录了我的奋斗和理想。  多年的电视实践告诉我:艺术良心的本质是社会责任感。今天,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终于可以坦然地说:我无悔于电视艺术,无悔于阳泉这方热土。  忆往昔,岁月有情能把逝去的时光留住;望未来,时代召唤当将美好的明天憧憬。

    

    

      (作者系阳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