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阳泉市就业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阳泉市就业实现“开门红”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阳泉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纾解中小企业用人之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一季度,阳泉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5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8000人的30.86%,超额完成了序时进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5%,低于市定4%的控制目标,实现就业工作首季“开门红”。

为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多管齐下,狠抓落实。开展多样化招聘,统筹重点群体就业。摸清企业用工底数,瞄准目标靶点院校,搭建高校、政企互联互通桥梁,构筑就业服务强力“磁场”,积极开展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系列招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阳泉市县联动模式融资源、拓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地就近就业。一季度,阳泉市开展网络招聘会21场、直播招聘会3场,共为513家单位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岗位需求6600余人,网站访问量3万余人次,直播累计点击量1.2万余人次,让求职者实现“在线淘岗”,与用人单位实现线上“云牵手”。线下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服务月等专场招聘会共31场,参会单位1307家,提供岗位需求2.3万余人,接待求职者1.8万余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781人。

扎实做好“点对点”劳务输出,促进重点群体省外转移就业。探索建立劳务协作长效机制,组织11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乘坐“点对点”外出务工服务专车前往北京、山东、安徽、浙江等地务工就业,让务工人员“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确保农村劳动力能够安心、放心、舒心地返岗复工,实现点对点、组织化、规模化精准输出。同时加强与北京、合肥、江阴、潍坊、雄安新区5个省外务工人员就业服务站的联系沟通,服务山西籍外出务工人员3358人,累计开展就业介绍、慰问、援助服务4000余人次。

扎实开展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把好“入口关”,坚持公益性岗位“托底线、救急难、临时性”属性,强化到期退出机制,除零就业家庭人员、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员,一律到期退出。进一步加强监管,动态掌握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岗情况和领取补贴情况,确保帮扶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和托底安置作用,本着公平、公正、双向选择的原则,今年一季度共安置63名就业困难人员,为30家单位解决了用人需求。

按照“政府建设、规模适度、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思路,全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实现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目前阳泉市平定县、郊区零工市场正式投用,盂县、矿区、城区已完成选址。阳泉市首家市级零工市场——天桥零工市场挂牌运营以来,通过快速对接、即招即走和专场招聘,不断完善公益性就业服务,为1500余人提供求职咨询服务,达成就业意向650余人,160余人成功实现上岗就业。

按照建设全省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要求,加快市级人力资源市场——阳泉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建成后将围绕服务区域数字化领域的优势产业,努力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流通和优化配置平台、人才服务交易平台、人才发展平台,推动阳泉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升级,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要素供给水平。同时,鼓励具备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与公共就业服务活动、职业技能培训、地方特色劳务品牌建设。

持续打造特优劳务品牌。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深入北京、雄安新区等地,广泛开展劳动用工调研,率先在雄安新区成立辐射两地的省外劳务服务工作站,订单式培养金牌月嫂和育儿师,目前近千人实现就业,月收入保持在万元以上,“阳泉月嫂”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

全力做好山西省第十届星火项目创业大赛阳泉市初赛准备工作。按照《关于举办山西省第十届星火项目创业大赛及创业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制定阳泉市初赛方案,挖掘培育更多优秀创业项目参赛。同时积极开展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让更多创业者了解大赛、关注大赛、参与大赛。(薄红贞)

[编辑:郭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