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 一群人 一片爱
一个故事 一群人 一片爱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郭卫卫 实习记者马英)得知《大山里的中国红》7月1日就能正式演出的消息时,一向刚毅沉稳的赵陶寿怎么也按奈不住心中的激动,他抬眼望向天空,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但是泪水还是控制不住地从眼角滑落……

30多年追梦的执着,1000多个日夜默默的坚守,60多人真诚的付出,终于将这部《大山里的中国红》搬上了舞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张瑾瑶的故事同时,也为山城阳泉向上向善向美的文明底色再添一抹光彩。

提起《大山里的中国红》还得从它的主创人赵陶寿说起。

今年51岁的赵陶寿家住平定张庄镇赵家庄村,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因患小儿麻痹导致行走不便。由于自身身体的原因和家庭条件的限制,赵陶寿没在正规的教室里读过几天书。山野作教室,大地为书本。赵陶寿就靠着自学,靠着勤奋,靠着天生对读书的痴迷,渐渐地学会了唐诗宋词,在中国优秀传统文的影响下,他也慢慢地成长为一位农民诗人,创作诗歌被先后收入2015、2016当代作家精选,2020年他又创办了醉墨诗社。

2020年,赵陶寿作为平定文化志愿者代头人,扛起了“平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星火文化志愿服务队”旗帜,开启了以文化人、传播文明的新征程。

肩上的担子重了,这也更加激励赵陶寿有了把张瑾瑶的故事搬上舞台的想法。

20多岁时,赵陶寿无意间读到全国模范教师张瑾瑶的故事。张瑾瑶为解决山庄窝铺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在神峪、神水泉、白石头三个村交界处,用一盏油灯、两眼窑洞,开启了他办学之路,创办了红育口小学,同时还办早班、午班、半日班和农民夜校,并为残疾儿童和无力上学的牧童办起了“炕头班”“山头班”,带领学生勤工俭学,解决了办学费用和学生“三费”,艰苦办学36年,为山区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人才。

张瑾瑶的故事、张瑾瑶的精神像一枚种子,30多年,在赵陶寿心里不仅发了芽,更生出了根。他想把这个故事整理成剧本,宣讲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张瑾瑶。

行动决定结果。2021年,赵陶寿开始到岔口乡张瑾瑶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进行实地走访。把张瑾瑶老师的故事拍成话剧的想法,得到了张瑾瑶的儿子张涛的支持。张涛天天和赵陶寿一起往山里跑,他们先后采访到了张瑾瑶老师的70多个学生。

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后,赵陶寿便回家潜心撰写剧本。写了改,改了再写,生怕哪个细节不能准确反映当年的情况。剧本中一些人物形象刻画,改了多少遍,最后连赵陶寿自己也记不请了。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反复打磨,剧本《大山里的中国红》终于有了定稿。

剧本定了,可是由谁来演?几经思考,几经商量,剧中60多个角色均由醉墨诗社、星火文化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友情出演。其中,赵陶寿饰演张瑾瑶,张瑾瑶的59岁儿子张涛饰演剧本中的廉玉来,小学生郭字轩饰演王小锤……

友情出演的队员们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木匠,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农民,有的还是残疾人,考虑到大家都有自己的学习、工作,排练时间就定在每个周末。没有排练经费,或是赵陶寿自己掏腰包,或是在有关同频挚友大力支持下解决排练的开销问题。

演员问题解决了,可缺导演。面对一群从来没有上过舞台、更不知“表演”是啥的人,有几个导演了解实情后没敢接活儿。这时有人推荐诗社里的主播梁晓英,赵陶寿立即和梁晓英取得联系。这位女导演接到剧本并知道实际情况后,沉思了一会儿,为了帮助赵陶寿以及和赵陶寿一样心中有梦的人,毅然接受这个看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有钱就四下筹借,缺少幕布就用百家布先顶上,灯光不够就用蜡烛凑……在赵陶寿和队员们的坚持下,排练开始了。

普通话不过关,就一字一字练;表演时,相应的肢体动作出不来,梁晓英导演就一遍一遍示范;练得嘴里起口疮了,喝口水悄悄坚持着;表演过程中,腿磕青了,咬咬牙继续接演……

历时两年的排练,2023年6月14日,话剧《大山里的中国红》终于在平定县文化宫试演成功。7月1日在平定县文化宫正式演出。

正能量的点滴微光,可以构成璀璨的星海。在价值多元、声音多样的当下,赵陶寿和他的队员们用行动、用热爱,大声讲述着阳泉故事,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传递着炎黄子孙应有的责任。

[编辑:张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