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娥:让非遗技艺在传承中“活起来”
郭春娥:让非遗技艺在传承中“活起来”

郭春娥(中)和家人一起做面羊

“以面做羊像,蒸熟送女家。”“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面羊走。”“面羊馈亲,主送外甥。”“蒸面羊,送吉祥。”……在我国北方不少地区有逢年过节做面羊的风俗,在阳泉市郊区西南舁乡孔南庄村就有一位市级非遗项目“郊区面羊”代表性传承人——郭春娥。

今年86岁的郭春娥已经做面羊七十余年。8月3日,郭春娥做面羊的房间内,一块大案板已经摆好,桌上摆着剪刀、梳子、锥子、瓶盖等小工具,旁边的不锈钢盆里是发好的面团。郭春娥正准备和儿媳妇郭翠兰、女儿孔玉莲一起做面羊。

郊区面羊以面粉为主料。手工艺人会先将发面团揉好,再根据所需,借助简单工具将揉好的面团分块、搓条、剪裁、捏制,面羊就有了雏形。捏好的面羊上锅蒸熟后,手工艺人还会使用食用染料上色,让面羊更加活灵活现。

做面羊是个需要耐心的力气活儿,现在郭春娥家做面羊大多由儿媳妇和女儿实操,郭春娥指导。经过揉、搓、拧、剪、戳,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作品从她们手中“诞生”:锄田汉、趴娃娃、兔子、鲤鱼、狮子、老虎……“不同形状有不同寓意。比如,人的形状意喻儿孙满堂、儿女双全;鱼的形状意喻连年有余。”郭春娥介绍。

制作面羊时,郭春娥将一块揉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弯曲成月牙形几刀下去,狮子身子的大致结构就已显现。头部制作过程中,郭春娥先是将面团揉成倒三角形,一手捧着一手拿起剪刀,左右各剪一下,倒过来轻剪几下,狮子耳朵、嘴巴就出现了。她还用梳子侧压纹理、竖压线条,制作装饰用的花、草、蝴蝶。不一会儿,一个可爱的面羊就制作完成了。

蒸制面羊的间隙,孔玉莲讲起了面羊的由来。“相传古时候,有一户人家老来得子,名曰二小,从小过于娇惯,长到16岁,顽劣异常,母亲只好让他帮舅舅放羊。二小看到羊羔吃奶总是跪着,疑惑不解。舅舅说小羊跪乳是它懂得对母亲孝敬。二小渐悟事理,告诉舅舅‘我要回家了,今后一定听妈妈话,长大成才,做个孝亲报恩的人’。此后,每年舅舅都要送二小一只羊,提醒他好好长进。街坊邻舍纷纷效仿,慢慢形成了蒸面羊、送面羊这个习俗。”孔玉莲娓娓道来。

郭春娥接过话茬:“村里一直有做面羊的传统。七八岁的时候,我跑到邻居家串门看别人家做面羊,觉得很有意思,就学着做,一做就是这么些年。”久而久之,郭春娥擅长做面羊的消息传了出去,村里不少人在郭春娥家订面羊。逢年过节时,郭春娥和家人更加忙碌。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女儿孔玉莲也对制作面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孔玉莲还将剪纸技艺同郊区面羊制作技艺结合,将面羊的形状做成剪纸作品。“受母亲影响,我对面羊的感情十分深厚,希望通过更多方式让‘郊区面羊’走得更远。”孔玉莲说。

为了让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郭春娥早早就开始教儿媳妇做面羊。今年57岁的郭翠兰学做面羊已经三十多年了,也是郭春娥选定的传承人。跟着婆婆学习的这些年,她掌握了不少面羊制作方法,技艺也越发精湛。

面羊蒸熟后放置到表面不烫手时就可以开始上色了。孔玉莲和郭翠兰一人画头,一人画身子。看到这一场景,郭春娥很是欣慰:“我能做的就是教会下一代,把这门手艺好好传承下去。”(芦蕊文)

[编辑:岳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