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泉中路特勤站:逆向而行 他们以生命守卫生命
专访泉中路特勤站:逆向而行 他们以生命守卫生命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郭卫卫)世界上没有超级英雄,但却有城市守护者;生活中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他们,与火抗争;他们,向危险而行;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当记者走进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泉中路特勤站时,恰逢消防员正擦拭着消防车与设备,两两交谈、欢声笑语,与在火场迈着坚毅步伐的战士相比,此时他们更像是一个个大男孩儿,充满着青春的激情。

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泉中路特勤站成立于2006年3月,是阳泉市消防救援尖兵和拳头队伍,是阳泉市综合救援和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首选力量,为维护辖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泉中路特勤站在2022年先后被共青团中央评选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被山西省文明办评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被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评为 “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消防站”等。

英雄守护“英雄的城市”

阳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英雄的城市英雄辈出,老一辈英雄保家卫国,新时代消防守护万家灯火。在阳泉市泉中路特勤站,当记者握住指导员齐亚东的手时,感觉这是一双苍劲有力的手,是一双刚刚结束体能训练的手。

“我们该从哪了解呢?”

“从我们的原站长田耀兆开始。”

由于田耀兆在太原治病,我便采用视频的方式采访了他。

“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这是田耀兆最喜欢的一首歌。高考时,田耀兆如愿考上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在面对职业选择时,田耀兆毅然选择了“危险系数”最高的消防指战员,这对他来说是无上的光荣。

2015年8月20日,田耀兆在阳泉“安营扎寨”。来到这座城市后,他就投入到阳泉消防支队组织开展的高强度训练中。无论是5000米负重跑、10000米跑、400米综合体能操、单双杠训练,还是背空气呼吸器手持水带上楼,田耀兆都以最快的速度冲锋在前。晚上,他还会给自己开“小灶”,加练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100米冲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2019年5月,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举办冬训达标考核暨精英对抗比武竞赛,田耀兆代表阳泉消防救援支队在百米负重组取得全省第三的成绩。比赛刚刚结束,田耀兆就被抽调到总队参加为期六个月的“淬火”集训,为即将举办的全国首届“火焰蓝”消防救援技能比武选备人才。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使他腰上的旧伤复发,可田耀兆不想就这样放弃,坚持戴护具上训练场。七八月正是酷暑难耐的时候,田耀兆却没有请过一次假,也从不抱怨。厚厚的战斗服,汗水一次次浸湿衣物,汗水与暴晒不仅是对田耀兆身体的“烤验”,更是意志的磨炼。经过层层淘汰,最终选定了27名选手参加比赛,田耀兆就是其中的一员。

2019年10月,全国首届“火焰蓝”消防救援技能比武在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培训基地举行。“1′10″71!”摘掉空呼面罩的他,除了大口大口地喘气,已经疼得直不起腰。功夫不负有心人,田耀兆最终取得全国第11名的优异成绩。2023年他被国家消防救援局评为“训练尖兵”。

他是训练场上的标兵,更是救援一线的先锋。2018年4月2日,早晨。当人们还在熟睡当中,一声巨响划破了黎明的寂静,此时的报警电话接二连三打到消防特勤中队,“一辆柴油罐车在阳泉市境内坡头高速口往平定县的大桥上侧翻起火后发生爆炸,请立即前往救援……”

接到命令的田耀兆带领队员们迅速赶往救援现场。根据现场掌握的情况,田耀兆立即下达作战指令。正当救援工作开展时,一股强风倒逼着火苗扑向消防员,浓烟滚滚、气势冲天……消防员与火场的最近救援距离极限是20米,而此时人离火只有15米,每前进一米,危险就增加十分。关键时刻,田耀兆大喊一声:“让我来!”说着,就一个大跨步冲上去夺过泡沫水枪,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年轻的消防队员。

田耀兆手端泡沫水枪沉着镇定,五分钟、十分钟……四十分钟后,火焰小了,火也灭了。此时的田耀兆浑身上下像被水洗了一遍,众人相视一笑、长舒一口气。这次救援任务圆满完成,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田耀兆和队友们以血肉之躯践行了“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他们从不会抱怨任务的繁重,只会在完成使命后,把笑容挂在脸上。

“每次出去救援,我都要告诉自己,一定要把队员们全部安全地带回来。”田耀兆说道。

入职至今,田耀兆先后经历了700余次大大小小的火灾扑救、抢险救援及社会救助的战斗洗礼,成功营救遇险群众30余人,出色完成各类急难险重的灭火抢险救援。

“既然选择了消防,就选择了奉献。我的爱人一直很支持我,虽然分隔两地,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总是默默帮我照顾父母和孩子。正是有了她的支持,我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我所无限热爱的消防事业中去。”田耀兆说道。

2020年12月,在山西省文明委举行的“榜样山西——第八届山西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现场,作为唯一入选的消防员,田耀兆格外显眼,他以过硬的业务素养和忠于职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荣获“山西敬业奉献模范”。台上的他眼神坚定,站姿笔直,身上的红绶带、手中的红证书与蓝色制服相映生辉,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蓝朋友”和“幸福港”

“泉中路特勤站就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港,这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赞誉,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说这句话的时候,指导员齐亚东的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加上一声“报告”,打断了记者和齐亚东的交谈。

“报告指导员,接到119指挥中心调度电话,位于阳泉市天峰南苑廖老太饭店里,一名小女孩手不慎被夹,要求我们出警救援。”通讯员刘毅

“立即出发。”齐亚东手一挥。

“我也跟着去,看看咱们消防员是怎么救援的。”记者说道。

快接近走进饭店时,便听到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声。“现在手指是什么感觉?” 齐亚东蹲下身一边安慰小女孩、一边观察情况——手指被一个金属碗外壳卡住。由于长时间手指血液不畅,手指已经出现明显的肿胀。齐亚东蹲在旁边陪她说话、聊天,分散注意力,消防员刘毅利用老虎钳、剪刀、戒指切割机小心翼翼地进行操作。经过20多分钟的救助,小女孩的手指最终脱困。

事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泉中路特勤站成功处置小女孩手被卡事故》进行了报道。“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车轮滚滚、为民不息、日夜兼程”这是人们对消防战士最真的评价。

多年来,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泉中路特勤站的队员们坚持每年义务献血,当消防战士撸起袖子时,一张张质朴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泉中路特勤站还会开展关爱特殊儿童、爱心捐款、爱心助学等一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的良好形象。

采访过程中,记者时时刻刻感受到泉中路特勤站爱民助民的小事,就如同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忠诚守护着万家灯火、国泰民安。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25岁的青年小伙子汇聚在泉中路特勤站,从选择投身消防救援事业的那刻起,每天24小时应急值守在这座“中共创建第一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蓝朋友”良好形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静静地守护着人们的岁月静好。

锋利的“尖刀”和过硬的“拳头”

“特勤站为什么是尖刀和拳头?”在指导员齐亚东办公室里,记者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泉中路特勤站除承担辖区内灭火、抢险救援、社会救助外,还充分发挥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作用,担负着阳泉市特殊火灾扑救、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地震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是阳泉消防救援队伍中的‘尖刀’和‘拳头’。”齐亚东说道。

泉中路特勤站成立至今已有17个年头。17年的砥砺前行、浴火而生、赓续传承、逆火而行,在勇闯“火海”和“刀尖”上行走的泉中路特勤人,把自己磨炼成了一把尖刀,锻造成一个拳头。

齐亚东给记者讲了一段让他无法忘却的救援故事。2022年4月某天,居民像往常一样外出购买食材,街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辆装有垃圾的车辆停靠在一块块预制板铺设的地面上,地面下则铺设着煤气管道。随着垃圾不断的增加,车的重量加上垃圾的重量,让预制板难以承受,发出了断裂前的微小声音,裂缝在一点一点地变宽、变大……

接到调派命令后,值班领导齐亚东带领队员迅速赶往现场。经过实地查看,齐亚东发现,现场情况远比想象中的严重。只见垃圾车卡在了楼体与坡的半空中,司机被挤在了车和墙体之间,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声。按照往常救援方案,先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才能实施救援,在安全绳的保护下,两名消防员来到了被困司机的位置,但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如果用器械,人、车都会掉下去,下面的煤气管道会再次破裂。

“不要用器械,用手抠。”齐亚东当机立断,朝下面喊道。

“是,用手抠。”消防员重复道。

时间在一点点地过去,两面的挤压让被困人员呼吸有些急促,已经有些支撑不住。“加快进度,抠也得把人抠出来。”消防员刚开始的时候是戴手套在挖,因为阻力太大,影响挖的速度,然后就扒了手套开始挖。

事故导致煤气泄漏,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可燃气体,煤气公司的工程人员还正在赶来的路上。此时危急情况之下,齐亚东只能采用最笨的办法——堵。由于气体压力较大,气体还在源源不断地渗漏,消防员果断用堵漏工具封堵漏气部位,尽量控制气体外泄,等待专业处置力量的到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消防救援队通过专业仪器测量发现,现场甲烷浓度超标,幸亏气体泄漏点第一时间被消防队员牢牢堵住,有害气体才没有大面积扩散。齐亚东和他的同事们坚持了近20分钟,最终在煤气公司抢修人员到场抢修后,煤气泄漏的险情顺利排除,

与此同时,参战消防员不懈努力,被困司机终于被救出,而此时的他们完全忘记了疲惫,甚至不知道已经挖了整整一个小时。

“你让消防员用手抠,真难为他们了。”记者听完说道。

“特殊情况,特殊处置。在当时情况下,为了防止被困人员受到二次伤害,必须这样处置,拯救一条生命,就是拯救一个家庭。”齐亚东说道。

无论是田耀兆,还是齐亚东,或是泉中路特勤站的每位消防战士,他们都用奋斗历程和出色业绩证明:泉中路特勤站,就是尖刀和拳头。

党旗所指 队旗所向

战旗凝士气,实战淬精兵。2023年6月底,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泉中路特勤站站长高彦波接到了山西消防总队的通知,要求他去吕梁备战集训,参加第二届全国“火焰蓝”比武。晚上,当他回到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妻子时,妻子早已习以为常,默默地为他收拾起他的随身物品。他这一走至少是四个月的时间,孩子两岁,家中所有的事情都将交予妻子。

“您妻子如今是家里的‘半天天’。”记者与高彦波交谈道。

“她撑起的何止是‘半边天’,她可是我的全部。”高彦波坚定地说道。

在妻子的鼎力支持下,高彦波格外珍惜每一次比武竞赛的机会,把它当成自我砥砺的“磨刀石”,在火热的竞赛场上加钢淬火,锻铁成钢。2019年10月,高彦波代表山西消防救援总队参加全国火焰蓝比武竞赛,取得了团体第十二名的好成绩;2020年参加了山西省备战东盟总队比武集训队;2020年参加山西省首届“火焰蓝”杯比武竞赛中,代表阳泉消防救援支队在纵深灭火救人操中取得了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2022年参加山西省消防救援队伍执勤岗位练兵比武竞赛,在60米肩梯跑科目取得了全省第四的好成绩……

在泉中路特勤站,从上到下“拎”出来一个都是战斗好手。战斗班副班长施光环是一名团员骨干,他从不向困难低头,变着法儿和自己较劲,别人跑负重5公里,他就跑负重10公里;别人爬3遍绳子,他就爬5遍、10遍……每天的训练,他第一个上手,最后一个收操,手上的血泡总是起了消、消了又起,尽是疤痕和老茧。

那天,施光环接到了家里电话,与他一样从事消防救援的亲堂哥在执行救援任务时不幸牺牲。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令施光环大脑一片空白,一时呆愣在那儿。他想请假回家,但他身上却承担着参加全省总队比武的任务。那段时间里,施光环发着狠劲继续参加训练,把悲痛之情转化为赛场上的动力。最终,他在山西省400米疏散物资比武中勇夺第一。当比赛完后,施光环冲着家乡的方向大哭了一场……

每次训练,记者看到是他们训练的冲刺线,而在他们心中,那是一道闪着信仰光芒的“线”,每次抵达都是一次成长、一次精神的升华。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指导员齐亚东早早就开始谋划向党献礼的节目。作为文化骨干负责人,齐亚东白天带着集训学员培训,晚上集合骨干们一起探讨演出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他们一头扎进图书室,搜集资料、挖掘素材、起草文稿。那些日子,特勤站图书馆的灯始终亮着,在那闪亮的明灯下,快板书《红门映初心》正式创作完成。

“红门卫士是指我们的消防员,因为消防车的车库大门是红色的,消防车也是红色的,而消防员是守护我们的卫士,所以称消防员为红门卫士。排练时,大家都铆着一股劲,毫无保留地付出时间、汗水、精力,一次次排练、一遍遍打磨细节,经常加练到深夜。”齐亚东说道。

2023年6月30日,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的文艺展演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红门映初心》登上舞台,点燃了现场气氛。

看着看着,在那一瞬间,令记者脑海深处骤然蹦出一个词汇——淬炼。消防岁月的浸润,为他们身上烙上一层特殊的光泽,那是时光冲刷不能磨灭的印痕,更是闪烁在魂魄之中的光芒。

“走,我领你去参观特勤站的荣誉室”。记者跟随齐亚东来到了荣誉室。穿行于此,真切地感受到泉中路特勤站的发展史、奋斗史和忠诚史。无数的奖牌证书、荣誉锦旗,记载着多年来走过的光荣队史,泉中路特勤站一代代特勤人传承“特勤”精神,永葆对党的忠诚,坚定“首战用我”的信念,叫响“用我必胜”的口号,锤炼“特勤要特”的本领。

在2021年泉中路特勤站荣誉室成功获选山西省消防总队“十佳荣誉室”,成为展示阳泉红门卫士风采,反映阳泉消防历史文化变革的一扇重要窗口。泉中路特勤站指战员们向险而行、浴血奋战的先进事迹、光辉成就,在这里不断闪耀、赓续、传承。

“每当新消防指战员入队、干部调入,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荣誉室,上好新消防员下队第一课,传承荣誉的过程就是不断触动和激发指战员情感认同、职业认同、身份认同的过程,增强新消防员的集体荣誉感、使命感和归属感,在新时代开启守护荣誉、创造荣誉的新征程。”齐亚东说道。

当记者采访结束走出泉中路特勤站后,“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这两项荣誉一直萦绕在记者脑海中挥之不去。似乎在提醒着我们,新时代消防救援人心中都有一份家国情怀,肩上都有一种责任担当。

当泥水、汗水、血水,与他们身上的“火焰蓝”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为认识他们,写下他们而感欣慰。青春的脸庞,坚毅的眸子,跃动的身影,他们是真能打硬仗的队伍,他们也是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尖兵。救援抢险的砥砺,服务百姓的淬炼,将一支干练的队伍百般陶冶,刮垢磨光、勉力出新,铸就起一座时代精神的初心丰碑。

[编辑:岳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