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相逢山水间 追寻静谧留住美好
阳泉:相逢山水间 追寻静谧留住美好

大汖全貌

古村档案

大汖位于阳泉市盂县北部的群山之中,村子依山而建,房屋错落有致,独特的建筑群完整地保留了当地建筑风格和盂县民俗风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被称为盂县“深山里的布达拉宫”。相传,大汖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是盂县最古老的村子之一。随着年轻人外出读书和工作,如今大汖村内仅剩10多名老人留守。大汖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木质门楼

上山下水组成的“汖”字,在字典中读作“pin(入声)”,但在盂县人口中,汖被读作“can”或者“ce”。同时,很多盂县人还认为,汖是一个象形文字,奔腾之水从山上流下,形成瀑布,汖即瀑布之意。在盂县北部的梁家寨乡就有这样一处景致——两座大山之间,一股清流奔腾而下,形成3处瀑布。最大的瀑布所在之处,沿山坡地形坐落着一个小村庄,村民将这里称为大汖。

初冬,村庄深处的瀑布不见了夏季丰水期时的模样,只剩一股细流潺潺流淌。水流沿着山谷弯弯曲曲地一路流去。细小之处,虽然被草木掩盖着看不到水流,但是叮咚的流水声却倔强地宣示着自己的存在。大汖人即使身处深山、居所简陋,内心依然乐观而富足。

古街巷

“村里人口最多时曾有300多人,随着年轻人外出学习工作,村里只剩10多个留守老人。即使有村民返乡经商、照顾老人,村里的总人数也不过20余人。这些年,随着老人们的离去,村民数量一直在减少。说起来,大汖早就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而是并入了御枣口村。但是在村民心中,大汖是心中永远割舍不下的家乡。为了方便管理,我被推选为负责人,成为村民与外界沟通联络的桥梁。同时,我还是村里的文保员,也要为古村的保护出力。”村民韩国印说。

在村民心中,大汖是古老的。大汖原住民都姓韩,村民猜测先祖可能是同一家的兄弟,可惜没有纸质家谱可以考证,靠村民口口相传留下来的故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模糊。有人说,大汖韩家的祖先是明朝由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而来;有人说,村口的大槐树已有近千年历史,应该是当时村民种植的;还有人说,村后庙宇内的石碑落款刻有“永安二岁”的字样,从北魏永安年间算起,大汖的历史距今已有1500多年。

石头院墙

虽然对大汖的历史有着不同认知,但是对于大汖的古老与魅力,大家却有目共睹。“村落整体建在一块凸起大石头上,由50多个院落组成。房子依山就势、由下而上修建,远远望去层层叠叠、参差错落,但又屋瓦相连、相依相偎。”韩国印说。远望大汖,如“深山里的布达拉宫”般壮美。行走在村里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又是另一种体验:青石小路被岁月打磨得失去棱角,光亮圆滑,但依然可以看出,一级级台阶并非简单的青石堆砌,而是在整块石头上凿出的。房子、街巷、小路融为一个整体,跨越千年在此处相逢。

大汖的房屋也很有特色。民居多是二层或三层楼房结构,由黄黏土与石头混合建成,先用石块垒砌墙面,再往墙面糊上黄泥,保温效果很好。二层楼的结构中,只有下层住人,上层用来存放杂物、粮食,可以防潮。民居的院墙用形状各异的石块垒砌而成,看起来并不严丝合缝,但却十分牢固。远远望去,石块垒砌的外墙如同艺术品。

二层民居

大汖如同世外桃源,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份宁静。村里人少、车少,有时鸡犬之声甚至盖过了人声。站在村子对面的观景台上静静凝望古村,人们耳边只有鸟叫声、流水声。周遭安静,人们的心也跟着静了下来。

大汖很“小”,村民活动范围在破旧小院、几分田地之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大汖又很“大”,许多村民世代居住在这里,在村里就看尽了人的一生。88岁的村民韩双牛就是这样,从他知道的曾祖父辈起,就已经定居在这里。韩双牛8岁放羊,14岁开始种地,各种农活儿一干就是八十年。他和老伴儿刘巧秀养育了5个子女,孩子们走出了大汖,老两口却因不适应外面的生活选择留守。韩双牛曾短暂离村到上海旅游,见识过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后,他更加惦记家中的几分田地。闲暇时,韩双牛常坐在阳光下的小院里,望着自己出生、成长的屋子,望着一年比一年更旧的村子,有过失落,但也心怀希望,“这些年游客多了,村里热闹了不少,以后会更好的”。

云顶客栈

前些年,大汖迎来开发机遇,开发商在村里新建了观景台、步道、商业街、云顶客栈等景点。传统古村与现代设施“碰撞”产生的效应吸引了许多游客,让大汖“火”了一阵。经营农家乐、销售土特产、开办民宿,让村民看到了希望。乡村旅游总有淡季和旺季,经营的收入也有高有低,好在大汖人从不放弃。今年夏天,因降雨损毁的道路,也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重新修通。“人在、村在、希望在,一切都会好起来。”韩国印说。(侯节) 

[编辑:岳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