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四圈”联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四圈”联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赫慧敏)“伙食好、环境好、照顾得好,周围都是熟人,平时一起聊聊天、下下棋,比在家里好。”住在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晋东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张大爷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

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近年来,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全面发力,统筹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全面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积极打造为老“生活圈”“饮食圈”“文化圈”“服务圈”,加快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家门口”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融合式服务构建幸福养老“生活圈”。上站街道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协调,成功打造占地3075平方米的晋东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站,设有护理型床位18张、文化活动室3个,配有洗澡更衣室、洗衣烘干室、评估室、监控室等,集老年人体验、用餐、照料、医护、理疗、文化、娱乐等于一体,除服务入住老年人外,还为周边老人提供餐、助浴、助洁、助购、助力、助行、助医、助聊等家门口的专业服务累计11000余次。同时,上站街道以居民居住地为中心,以步行一刻钟的距离为半径,积极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精心布局菜市场、超市、早餐店、便利店、快递站等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设施,先后打造了省级四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小阳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省级三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晋东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老年人尽享“近在咫尺”的便捷生活。

联动式发力构建健康养老“饮食圈”。“控盐少油味道好,花样不少挺实惠。”这是城区市政府大院社区李阿姨对老年餐厅饭菜的印象。为了解决老年人一日三餐这个大问题,三年来,上站街道建成了金三角社区、市政府大院社区、小阳泉南社区、晋东社区4个社区老年餐厅,辐射了辖区10个社区的40725名老年人。在老年餐厅,90岁以下老人可凭卡享受阶梯式优惠,9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就餐。同时,着眼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饮食需求,积极对接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了“爱老敬老幸福快车进社区”全覆盖,以“便民直通车”的方式,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精心提供低盐低脂餐、糖尿病人专用餐等多种套餐配送服务,与老年餐厅联动配合,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链接式合作构建品质养老“文化圈”。顺应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品质化精神文化需求,上站街道积极盘活和链接社会资源,扩大文化养老覆盖面,鼓励更多老年人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一是积极对接阳泉市、区老年大学,在德胜街社区设立分校,开设书法、国画、摄影、声乐等专业,鼓励辖区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兴趣班,实现在家门口上大学的心愿。二是充分挖掘内生资源,组织成立了舞蹈队、歌唱团、模特队、书法队、太极拳队等29支老年文化队伍,532名老年人参与其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契机,组织开展有创意、有特色的活动。三是根据辖区各小区地理位置,向城区卫体局申请腰背按摩器、伸腰伸背器等健身休闲器材153件,投放到辖区34个小区,为老年人阳光健身提供便利。四是与志愿服务组织合作,先后组织开展20余次“智能助老”培训,手把手讲授智能手机操作,惠及500名老年人,帮助他们消除与年轻人之间的数字鸿沟。

精准式对接构建居家养老“服务圈”。按照我国“9073”的养老模式,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要居家养老。特别是针对少子化、空巢化等社会问题,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努力以精准服务破解居家养老“最后一米”难题。一是以集中服务落实精准对接。每月5号开展“便民服务日 温暖邻里情”便民服务集市活动,联合驻地单位和志愿者开展健康义诊、公益拍照、免费理发、政策宣传、家电维修、反诈宣传、磨刀磨剪等为老活动,并为47名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1400余次,避免发生“我有困难没人帮”“我想服务没开门”的尴尬局面,为“双向奔赴”增加确定性。二是以专业服务推动精准对接。实施“医养相宜、康乐古稀”生活困难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依托阳泉市宜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专业服务和资源整合,为居住在辖区60周岁以上低保家庭中有服务需求的独居、空巢、高龄老年人共计8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健康管理、生活帮助、紧急援助、文体娱乐、精神慰藉、喘息照料等专业化服务。三是以智能服务实现精准对接。依托能效提升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经过民意征集、群众商议等措施,积极开展智能门禁系统安装工作,共计完成130个单元门的智慧门禁安装工作,覆盖3000余户住户,解决传统门禁存在的钥匙丢失、门禁卡易被复制等问题,真正做到“人防”+“技防”,为老年人再添一把“安全放心锁”。

[编辑:岳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