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城区:志愿服务擦亮“首善之区”文明底色
阳泉市城区:志愿服务擦亮“首善之区”文明底色

班前班后集体义务劳动、“清洁家园”志愿行动、市民文明行为提升行动……连日来,阳泉市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全区7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广泛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为群众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紧扣中心工作,服务群众需求,阳泉市城区深入推进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着力创新实践形式,不断丰富服务内涵,积极发挥志愿服务在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安全稳定、文明进步、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中擦亮“中共创建第一城”首善之区文明底色。

项目化运作 志愿服务天天在线

三年时间,为群众维修小家电500余件、安装电灯47次、修理桌椅板凳等36次,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同时,向群众宣传家电日常护理、保养、自检等知识……这是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金三角社区“金巧匠”志愿服务项目的一份成绩单。该项目刚刚获评2024年阳泉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这是阳泉市城区项目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阳泉市城区坚持项目化运作思路,努力让志愿服务顺应群众需求、融入生活日常,触手可及、天天在线。

对“空巢老人”,有“唠嗑队”志愿者时时嘘寒问暖;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有“敲门守护队”志愿者经常上门探望并主动提供照料服务,在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阳坡垴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这个社区的112名志愿者合力打造的“银发乐”365志愿服务关爱项目,做到了“空巢独居老人每日访,高龄老人随时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阳泉市城区精准设计和实施了爱国卫生、文体娱乐、便民服务、为老服务等志愿服务项目150余个,做到了哪里有群众需求,哪里就有志愿服务,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社会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阳泉市城区下站街道兴隆街社区现有外来务工人员1570人、流动儿童135人,分别占辖区总人口、辖区儿童总数的30%和32.9%。作为阳泉市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兴隆街社区以“小候鸟助飞行动”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为流动儿童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健康成长打造一个温暖的“巢”,让“小候鸟”不再孤单。立足辖区实际,突出实践特色,城区按照每个所(站)最少培育一个普惠性项目和一个特惠性项目的要求,大力开展特色化志愿服务项目培育行动,精心打造了上站街道“0353文明号”幸福列车、下站街道“小候鸟助飞”、北大街街道“星儿课堂”、南山路街道“银发乐”365、义井街道“红色代办”、义井镇“欢聚一堂”等特色项目,形成了“一街道(镇)一品牌、一社区(村)一特色”的生动格局。

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十佳案例“0353幸福列车”工作法的发源地,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市政府大院社区充分发挥“0353文明号”幸福列车品牌优势,广泛链接驻地单位、爱心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资源力量,先后打造了“百宝屋”“大碗茶”“党建朋友圈”等志愿服务子项目,开展了义务理发、便民维修、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惠及群众3090人。坚持典型引路、凝聚力量的工作思路,城区着力用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志愿服务项目链接资源,着力打造项目内容丰富、组织网络健全、服务场景多元、运行机制成熟的志愿服务体系。

精准化对接 志愿服务深入人心

把每月5日定为“便民服务日”,常态化集中开展便民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优化模式提升服务质效,助力居民乐享幸福生活。这是阳泉市城区针对便民服务开展时间不固定、资源力量不集中、跟踪问效不便捷的“三不”痛点,实现志愿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提高志愿服务精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的创新举措。

为办好“便民服务日”活动,阳泉市城区统筹规划,细化任务,每月1日通过“邻里微光”微信小程序,线上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小区)报到、“微心愿”认领,精准对接群众“微心愿”;每月2日至4日,发动辖区党员立足岗位、志愿者发挥专长,就“宣传答疑”“小事帮扶”“文娱惠民”三大类服务定向认领;每月5日正式对接“供需”开展便民服务,为居民提供政策宣讲、法律咨询、家电维修、健康义诊、磨刀修鞋、裁剪缝纫、公益理发、公益拍照等20余项贴心服务;5日之后开放反馈评价渠道直至月底,由小区党支部收集服务反馈,建立评价台账。目前,便民服务集市实现290个小区全覆盖,现场服务群众49631人次,上门服务2702人次,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精准对接为纽带,阳泉市城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主观能动性,围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关爱“一老一小”、抢险救援、邻里守望、文化惠民等方面,组建了漾泉故里志愿服务队、晋东小霞志愿服务队、“俏夕阳”文艺队、“搭把手”志愿服务队、红枫叶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400余支,志愿者1万余人。志愿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内容,以“讲、评、帮、乐、庆”等为主要形式,紧扣群众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此过程中,阳泉市城区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环保、体育健康服务五大平台,建立了“群众点单—实践中心(所、站)派单—志愿服组织(者)接单—群众评单”的菜单式闭环服务,实现供需双向对接,并通过不断完善项目库、项目台账,促进零散服务向活动项目转化,长期长效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服务。2023年,阳泉市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服务队积极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基层理论宣讲、文艺惠民演出、健康体育服务、科普志愿服务、为老助老志愿服务、助困助学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场,参与志愿者1.9万余人次,服务群众6万余人。

品牌化打造 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喜洋洋”文艺小分队、“喜洋洋”靓家园小分队、“喜洋洋”法律维权小分队、“喜洋洋”健康服务小分队……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区志愿服务“保驾护航”,让“喜洋洋”品牌在社区耳熟能详、越叫越响,并将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德胜街社区推向了“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领奖台。从二十年前“喜洋洋”和谐论坛发轫,到如今成为城区响亮名片,“喜洋洋”品牌逐渐“枝繁叶茂”,衍生出多个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日益提升。

“喜洋洋”“金晚霞”“下站之声”“桃北先锋”“红色藤蔓”“巧手爱心缝纫社”……近年来,阳泉市城区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不断深入人心,涌现出一批事迹突出、群众公认、影响广泛的先进典型。这些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品牌的链接、聚合作用,把各方公益力量汇集起来、传播开去,形成了“滚雪球”式的持续壮大效应。2023年以来,城区34个团体(个人)获评市级“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村)”“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等六类先进典型;上站街道金三角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获评省级示范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下站街道兴隆街社区“小候鸟助飞行动”志愿服务项目获评省级示范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用行动传递真情,用奉献书写大爱,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在“睦邻友好、守望相助”中营造爱的氛围,学雷锋志愿服务正在不断擦亮“中共创建第一城”首善之区的文明底色。(张国华  薄红贞)

[编辑:岳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