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郭卫卫)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长期以来,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立足新时代养老服务需求,以“颐康养老”品牌建设为抓手,创新构建“五推动五服务”工作机制,通过阵地建设、文化培育、志愿服务、专业协同、场景营造等多维联动,打造全周期、立体化的养老服务生态系统,切实提升辖区老年群体生活品质。
从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影响到文化团队的活力激发,从志愿服务的代际互助到社会力量的精准对接,再到适老化改造的细节关怀,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全域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群体在家门口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跨越,绘就“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享”的温情画卷。
党群阵地筑基 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米”
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惠泽社区以网格化治理为抓手,构建覆盖全域的“1+N”养老服务阵地网络。“1”即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轴,“N”则延伸出政策宣传、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等多元服务场景。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轴心,10个网格(小区)党支部活动基地为支点,形成“一站多点”的服务格局。
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居馨社区同步深化网格服务,组建“网格员+党员”服务队,全年开展独居老人入户探访,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实现关怀常态化。
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泉西社区创新探索“社区党委+物业企业”合作模式,联合开办社企日间照料中心,整合医疗、护理、生活资源,打造“居家养老+”一站式服务体系,实现老年人“足不出户享专业照护”。
这些阵地不仅是政策宣传的窗口,更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幸福驿站”——在书香阅读角,老人们围坐品读经典;在健康驿站,定期开展的血压监测、养生讲座让健康管理触手可及;棋牌活动室内,欢声笑语中传递着邻里温情。通过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与小区驿站资源,社区将文化健身、休闲娱乐、心理疏导等N项服务嵌入老年人“5分钟生活圈”,让老年人在步行范围内即可享受多元化、便捷化的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有场所、有温度、有品质。
银龄文化破圈 凝聚社区养老“向心力”
聚焦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惠泽社区打破传统文艺团队分散化、碎片化的局限,将书法、合唱、舞蹈、器乐等兴趣小组整合为6个特色文化网格站点,形成“分类管理、资源共享、联动展演”的文化生态。通过定期举办团队带头人座谈会,挖掘有热情、有特长的老年骨干担任“文化网格长”,以“一人带一队、一队活一片”的方式激发参与活力。
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居馨社区以文化润泽计划丰富内涵,重阳节组织200余老人参与登高健步走,举办读书分享会开展诗词朗诵、红色经典共读,打造文化养老新平台。
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新澳城社区以“银龄思政双课堂”为品牌,开设文化课堂与红色送学行动,特邀诗教名家史福昌教授诗词鉴赏四步法,解码文学经典与红色基因融合之道;同步实施“暖心五必访”,为特殊群体送理论、送关怀。
文化成果展演活动更是成为社区的品牌项目——重阳节戏曲专场、春节书画联展、夏日广场舞大赛,不仅为老年人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更吸引周边居民驻足观赏,让文艺活动成为传递积极养老理念的“流动课堂”。这种“以老带新、以艺会友”的模式,既盘活了社区文化资源,也让老年群体在文化浸润中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推动“老有所学”向“老有所乐”深度延伸。
青龄志愿反哺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创新推动“青龄志愿服务队”建设,引导刚退休的低龄老人、党员骨干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这支以“七色服务”为品牌的志愿队伍,将红色党建宣导、橙色暖心陪伴、黄色阳光疏导、绿色环保行动等七大主题融入日常服务,形成精准对接需求的“服务矩阵”。
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平坦垴社区开展“数字代际沟通工程”,网格员提供智能设备适老化培训,搭建线上亲情平台,帮助老人每月“云团聚”;同步建立特殊群体通讯档案,形成长效关爱机制。
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居馨社区培育“银龄自治”力量,组建30余位社区长者参与的“银龄调解团”,累计化解邻里矛盾20余起,彰显长者智慧。
针对独居老人,志愿者每周上门陪聊,倾听心声、疏解孤独;面对行动不便的高龄群体,“就医陪诊小分队”全程护送、挂号取药;在社区安全巡逻中,退休老党员化身“平安瞭望员”,及时排查隐患。
这种“年轻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代际互助模式,不仅缓解了养老服务人力短缺的压力,更让退休人员在奉献中重拾社会价值,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依”的双向奔赴,为基层治理注入温暖动能。
专业力量加持 拓宽品质养老“服务半径”
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专业化需求,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推动惠泽社区引入社会力量,构建“公益服务保基本、市场服务提品质”的双轨机制。“幸福食堂”采用“中央厨房+社区配送”模式,提供少油少盐、软烂适口的老年餐,解决“一碗饭”难题;第三方养老机构开展的“家庭医生”服务,为慢性病老人定制健康档案,定期上门问诊、远程监测;每月12日的“养老公益服务日”汇聚理发、家政、智能设备教学等便民项目,成为老年人翘首以盼的“社区集市”。
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泉西社区建立“生活支持+医疗健康+人文关怀”三大体系,提供居家保洁、助浴理发、慢性病管理等20余项服务,对低保家庭实施费用减免,织密养老服务网。
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居馨社区强化政企社协同,联动物业、商户、医疗机构成立助老联盟,构建“物质关怀+健康管理+文化滋养+社会治理”四位一体服务体系;联合卫生站开展“健康助老”活动,提供慢性病管理、口腔保健讲座及免费血糖检测,惠及老年群体300余人次。
更值得关注的是“5分钟为老服务体验店”建设——社区联动周边超市、药店、维修店,通过挂牌认证、服务培训,将其转化为养老服务的“前沿站点”,老年人在购物、购药时可享受优先通道、免费送货等暖心举措。这种“政府搭台、机构唱戏、商户助力”的生态圈,让养老服务从“单向供给”走向“多元共融”。
适老场景焕新 绘就原居安老“幸福底色”
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将适老化改造作为“民心工程”,指导惠泽社区从“室内安全”与“户外便利”两端发力,重塑老年友好型生活环境。
在居民楼内,楼道加装防滑扶手、感应照明,老旧台阶改造为缓坡步道;在老年家庭中,浴室配置防滑垫、沐浴椅,卧室安装智能呼叫设备,让居家养老更安全。公共空间改造则注重细节温度:小区花园增设休憩长椅,树荫下添置象棋石桌,健身器材区标注适老使用指南,甚至绿化带也预留轮椅通行宽度。
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平坦垴社区实施“健康管理闭环系统”,组建“医护+志愿者”联合服务队入户诊疗,推行慢性病三级管理机制,创新“中医问诊+健康科普”服务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全覆盖。居馨社区在节日关怀中凸显温度,重阳节联合物业商户举办“长寿面”敬老宴,为200余名60岁以上老人送上暖心祝福。
这些“看不见的用心”渗透在社区每个角落——从消除一个台阶的隐患到增加一盏夜灯的温暖,从拓宽一条小径的包容到预留一片活动空间的关怀,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到“养老”变“享老”的细腻转变,真正实现“原居安老”的美好愿景。
从分散服务到体系构建,从基础保障到品质提升,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惠泽社区的“五推动五服务”模式诠释了基层养老服务的创新智慧。在这里,养老服务不再是单向供给,而是党群共治、代际互助、社会协同的生态闭环;“颐康养老”品牌也不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幸福场景。正如社区工作者所言:“我们追求的不仅是让老人活得安心,更要让他们活得精彩——这才是‘享老’的真正内涵。”
“养老服务的最高境界,是让老年人忘记年龄的束缚,在参与、互动、享受中找到生命的尊严与快乐。”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说道。随着“颐康养老”品牌的纵深拓展,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正从“一地芬芳”走向全域的“满园春色”,以更有温度的服务、更可持续的机制,书写新时代“银龄幸福”的基层答卷。
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一幅“老有颐养”的幸福图景正徐徐展开。